再論Mono的後搖精神-一種衝擊性深刻到極致的聽覺體驗

Albertsu
Sep 6, 2022

--

Post-Rock作為一個極為小眾的音樂類別,市場的經濟規模是很難填飽胃容量已經很小的地下音樂人(凡是在音樂工作領域中沒有出名、發財的 ,一律歸類為地下、獨立,有錢了就會被這圈子自然排擠在外而成為俗氣、成功的主流)。

不管是想靠表演還是作品被播放聆聽的分潤,想拿音樂工作當飯吃已經夠艱難了,音樂人會去挑了一個比金屬樂和爵士樂受眾人數更少的樂種,除了發自內心的真愛與熱情,大概也找不出別的理由。

論起音樂性的深度、廣度和歷史文化資產佔盡優勢的古典與爵士,雖然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是永遠的小眾市場,創作、詮釋和演奏技巧難度也高到頂天,但永遠都有一定的聽眾人數基礎,光是想把上流、財富階級和品味標籤往自己身上貼的那一群,其實就足以支撐市場的存在,也永遠不會被時代的變遷給消滅殆盡,會被淘汰的只有實力沒辦法站穩殘酷競爭舞台的個人,因此以我個人觀點,古典和爵士絕對不能被稱為非主流,而是一種主流到不行的音樂類別,市場就算沒有流行音樂大,但就是在那邊不會有不見的一天;

其他未能從獨立轉變成為主流的樂種,相關參與者有一餐沒一餐地,在階級架構中趴在最底層苦苦掙扎,隨著藝術創作生態圈物競天擇的演化機制,隨時都很可能被其他新興的衍生、突變走紅的新音樂物種給當成午餐吃掉,從此消失在音樂市場上。

我無法斷言Post-Rock的小眾處境是否會在某一天造成自我滅絕,近代音樂的發源地、對新興音樂多元性接受程度較高的歐美國家,後搖滾Post Rock的團體隨手一抓都是一把的好手 ,在亞洲,Post Rock這個領域叫得出名號又有國際地位的就屈指可數了 。

怎麼想,都覺得後搖這種不為大眾熟知的類別,和他尷尬的產品定位有很直接的關係。

他聽起來像是一種沒有人聲歌唱和歌詞的流行音樂或配樂類型,但曲風其實是延續慢拍搖滾的一種變形之後,普遍拉長了歌曲的篇幅、加入更多氛圍式敘事和情緒鋪陳元素,隨著說故事的推進節奏逐漸堆疊、引爆、釋放聽眾的濃烈情感。

以情緒推動的一種循序性和歌曲的結構來看,Post Rock和早期動輒7–8分鐘以上的搖滾史詩有幾分相似,那些風格表現上受藍調影響看似沒有那麼直接的類型:Led Zeppelin 的Stairway to Heaven(呃,我承認他還是很藍調,但至少結構段落上有做了一些跳脫的設計)、Guns N Roses的November Rain、X Japan的Tears等(舉例時突然意識到,很多都歸類在金屬類別的經典抒情曲)。

少了搖滾主唱激昂高亢、穿透力十足的推動,對大部分在音樂聽覺上不是那麼纖細敏感聽眾來說,Post Rock的情感表現相對沒有那麼直接激烈:

永遠震撼人心的X Japan,雅俗共賞

對大部分習慣直球對決的大眾來說,不習慣這麼多隱喻式的前戲手法、又沒有歌詞的幫助進入歌曲故事中,搞得很少聽流行類別以外歌曲的人吞不下去,但Post Rock風格和演奏技巧的需求與show off程度又登不上上流社會追逐附庸風雅之堂,卡在一種不上不下,抓不到市場的尷尬處境。

接觸了這種定位尷尬但性格分明的曲風後,我卻深深為之著迷。

來自蘇格蘭的Post Rock大團Mogwai的作品

流行音樂從6,70年代之後演進變化非常快速,衍生自爵士與黑人靈魂樂的幾項大元素和歌曲結構定調後,短短幾十年的進化就差不多在可以一一點的出名的曲風類別中定型了。

這也造成近幾年歌曲表現走向混搭跨界程度越來越激進,面對拉高聽眾觸及率的困難、資訊選擇性過多的網路時代,今天的音樂人幾乎很難再依靠過往成功的模式,專精特定音樂類型發揮到極致就可以換來閱聽率:放克音樂走向laid back的Chill、搖滾走向 Hip Hop、印度/非洲等非西歐音樂元素的加入、復古調調的合成器和聲在今天的新創歌曲無所不在,都是明顯的例子。

Post Rock是這種全面性跨界混搭的趨勢下,其中一支堅守風格框架的不從眾流派。

Post Rock一個標誌性的特色就是幾乎都是器樂演奏歌曲,混合了一定比例的電子合成樂段、也有些會刻意用實錄的環境音來點綴甚至搶佔歌曲的主戲,不變的是那種很用力的punch、明確強力又很簡化的鼓點節奏,與不斷重複、俐落的和弦進行,來推動你聽歌的情緒,從低落到亢奮、到悲傷、到超脫的一種循環洗禮。

台灣也有說得出名號的Post Rock代表性樂團

沒有歌唱歌詞的搖滾樂類型,在部分Progressive Metal和Fusion Jazz中也可以找到,但我覺得那些歌曲都透過大量複雜的音樂表現和只有少數人聽了會開心的編曲模式來呈現作品,對大部分聽眾來講,要欣賞那類型音樂其實是太吃腦力、超乎自己可以理解的範圍太多,會喜歡的人多半本身音樂性就很夠,甚至有很多其實只是停留在音樂人之間的相互欣賞。

從這個角度來論斷,Post Rock其實對一般聽眾來說親和多了,但如同前面所說,不上不下,並沒有簡單到可以無阻礙地進入大眾流行音樂市場,所以生存空間被極度壓縮。

在這麼辛苦而長年小眾化的生態中,有一支我心目中的亞洲之光,在歐美音樂圈中極富盛名,來自日本的Mono樂團,他們的歌曲,經常在刻意聆聽時,讓我聽到落淚。

我在想,創作這些歌曲的這個人,心中究竟是充滿了多少低迴又激越的澎湃情感?又是怎樣淬煉出來的才能,讓他可以將這些情感,化作一個個真實而極簡的音符和節奏,深深讓他人也輕易在自己的記憶中去找到共感?

這就是貨真價實創作者的才能,在這樣的才能面前,雖然只能膜拜,卻不會讓我喪志,那是一個燃起動力與熱情的努力目標,達成操之不在我,心之所嚮一切足矣。

Mono的Post Rock中不難發現極具特色的東方色彩,音階的走法雖然是走在西方音樂的規則內,卻經常透出一種令人遐想的東方神秘氛圍,或許這也是 Mono在歐美高強度競技場中能冒出名號的關鍵元素。

聽著 Mono團長創作給自己雙親的歌曲,此時已無法多做言語,再多的分析與自以為是的第三方評論,都比不上好好坐在音響前、或是戴上一副高音質的耳機,心無旁騖地感受Mono的音樂世界,那種身體會知道的理解與感動,不要透過文字越俎代庖。

--

--